迈克尔·乔丹在华盛顿奇才那两年,我们老乔丹迷一般都很有默契地不提。大家谈起来时,假装不知道有这回事。
类似于天勾迷一般不会主动提他1981和1986年跟火箭的系列赛,魔术师迷不会主动提1984年总决赛,或者他1995-96季复出,被大梦击败后再退役的事,伯德迷自动忽略了1989年他背伤之后的事——大家都有不想提的事嘛,正常。
但回头琢磨下,有些事还是值得说说的。
2001-03这两年,乔丹在奇才,是38岁打到40岁。小老板兼球员。第一年因伤缺了22场,第二年打了82场全勤,但开季时是坐替补,指望斯塔克豪斯可以代替他,未遂,于是才全勤。
即,这两季,他都不算在满状态。
身体也不算特别好:
肋骨伤、膝伤、手指伤。
1998年总决赛封王成圣之后,他有三年没打职业篮球。38岁复出时又肋骨受伤。还值得一提的是,他体重比在公牛时期涨了,这挺影响他的移动。
众所周知,他在奇才岁月,有过一次反击扣篮失手:对曾经纵跃如飞的他而言,这简直不可思议。
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法跳了——就在刚复出那会儿,他曾经有一个空中双手封盖抓球,横空飞出,将罗恩·梅瑟的上篮抓走的神技。
这个扣飞和这个横空抓盖,其实挺体现他那两年的:
他还能跳,但得蓄更久的力了;他还能跑,但并不总能跑那么快了。
爆发一下还行,稳定性就,嗯。
上了点年纪的诸位一定有体验:少年时打球跑步,再累,过了一夜,还能继续。
有点年纪后,跑跳一天,也还行,不输少年时;第二天起来,膝盖疼起来了。
乔丹在奇才时期,打球有个很明显的变化:重心不太下得去了;跳也不太跳得高了。
公牛时期,他哪怕年到35岁,一个低头加速,肩臂抢位,就能突破的;奇才时期,他的重心下不去,抢身位一步的幅度也变小了。
他在奇才时期,比在公牛时,有更多的体前变向。因为变速起不来了,就得靠变向卡身位了。但他变向重心偏高,也不再如1990年代初,可以一个低重心in out就晃出空挡。所以经常是连一个变向后,中投。
体现在我们所见,就是重心高、变向多、突破少、更多靠假动作和晃动吃饭的。
所谓老头儿球。
我还记得他复出第一场,打纽约尼克斯。当日我们中学课间休息时,大部分教室电视机都转了那个台看。那场乔丹21投7中19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投篮弧度很平,起跳高度明显变了。
只能靠游刃有余的老辣走位,以及精纯的中投得分了。
毕竟38岁了。
2001-02季,华盛顿奇才拥有全NBA倒数第三的三分球出手数。全队只有替补休伯特·戴维斯和控卫惠特尼会投个把三分球。
这意味着:没空间。
——而乔丹在公牛时期,三角进攻是能保证他有空间的。
一个数据:乔丹在2001-02季,只有12%的投篮是篮下完成;11%的投篮来自于3到10英尺。33%的投篮来自于10到16尺中距离,40%的投篮来自于罚球线到三分线之间的长中投。
即:他无法在篮下完成进攻了,更多得中投了。
但他的篮下命中率62%,10到16英尺42%,16尺到三分线命中率41%。
容我做个对比:
上季哈登这三项命中率是60%、44%和34%。库里是65%、42%和44%。
不跨赛季对比的话,就在2001-02季,乔丹有个队友,这三项命中率是62%、39%和42%——那是后来的中投王汉密尔顿。
那年跟鲨鱼拿到三连冠的科比,这三项是66%、45%和39%。
下一年就要拿到得分王的麦蒂,62%、41%、36%。
即,2001-02季,乔丹已经无法杀到篮下了,也没有空间拉开,也没有好队友传球。
但他的中距离依然精纯。
他的背身步伐依然完美,虽然起跳高度与爆发力不行了,他就用更多的横移、更多的前置假动作来拉开空间。他接球中投前会用更多的加速跳步,来提高球的出手高度。他减少了高难度的大幅度后仰中投,而用更多的上下步来晃动。
实际上,他的状态是在慢慢爬升的:
2001年11月,他场均26分7篮板5助攻。12月,23分6篮板6助攻。2002年1月,场均27分7篮板5助攻。
然后就是2002年2月的膝伤发作了。
那年全明星前,他场均25分6篮板6助攻。
在他受伤前10场比赛,乔丹基本场均30分6篮板6助攻。
——那个赛季,全NBA球队场均得分96,今年是场均111。数据含金量,那是够够的。
如果没有受伤,如果给他配更好的空间拉开,如果赶上更适合进攻的规则,即便他已38岁了,大概还能更好一点吧?
2001-02季,那年得分王AI有9场40+。麦蒂6场,鲨鱼7场。
乔丹,5场——其中四场,集中在四个星期里。
这也是有原因的。
2001年12月27日,乔丹对步行者只得6分。
后来道格·科林斯教练回忆,乔丹这么问他:
“道格,我还能打球吗?”
科林斯,身为乔丹的老教练——毕竟1980年代就带他了——深感震撼。对乔丹这样一个自尊至上、好胜成狂、从不自我犹疑的人,问出这样的话来,那是真的内心受伤了。
“当然能,迈克尔,当然能。”
两天后,奇才主场对夏洛特黄蜂。38岁315天的乔丹轰下了51分。
有两个球特别明显:
一个横移走位接球中投,幅度不算大,速度不算快,但他因为爆发力不如以前了,所以中投自带后仰,以弥补不算高的起跳高度,避开防守。
这个背身步伐,重心肯定不如巅峰期低,跳得肯定不如巅峰期快了高,但还是能很精准地避开防守,恰好避开一点点,走了。
不那么游刃有余了,许多球只是“恰好”了。
又两天后,2001年最后一天,奇才主场对新泽西网——之后他们会进2002年总决赛——38岁317天的乔丹得到45分10篮板7助攻。
那时他带着肋骨伤、膝盖弯不下、手指不太好,差两个月39岁了。球队没有空间拉开,节奏很慢,没有传球能手,唯一可靠的队友是只擅长跑位中投的汉密尔顿。
他已经得到过一切,没什么需要证明的了——1996年上将就说“我要是迈克尔都不会复出,他还有啥需要证明自己的?”——但还是用假动作和中投,用变向、背身、晃动,用更多的后仰幅度弥补自己跳不高的事实,连续两场得到96分。
是什么支撑一个38岁、已经得到一切、膝盖肋骨手指有伤、每多打一分钟就多被一个年轻人挑衅的半老头,在快39岁时连续两场得到96分,在40岁那年还打满82场呢?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里问:那头冻僵的豹子,到那么高的地方来做什么呢?
不知道。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忘记乔丹在奇才待过两年,因为那两年的乔丹已经不再是神,而乔丹理该就是神。
年纪稍微长了,能看懂更多奥妙了,就会越来越懂得欣赏最后两年的乔丹。他也会向科林斯问出那种我们凡人会问的问题,“我还能打球吗?”
他也会遭遇凡人遭遇的天赋问题,他也得依靠技艺和经验,而非超然的天赋,解决问题。
但那也是迈克尔·乔丹。
不再是神,不再能飞,但更多依靠记忆与心在打球的、让普通人更能感同身受的,迈克尔·乔丹。
![对乔丹这样一个自尊至上、好胜成狂、从不自我犹疑的人](https://revequebec.com/zb_users/upload/2024/02/202402141707870363590121.jpg)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雨燕体育直播_雨燕无插件体育直播_雨燕直播体育_雨燕体育直播nba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revequebec.com/post/1057.htm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