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来看看老外的看法吧!
Pablo Djankowicz Ruizinowitz
(历史学学生)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历史学家仍在努力弄清为什么中国不愿意殖民世界,即使它拥有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资源,人力和技术。
事实上,早在公元600年的唐朝,中国就已经拥有了跨越太平洋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是有能力“发现”西半球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对其殖民。
在通商、通航的北宋和南宋时期,中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贸易船队,数以万计的船只可以在南海和东海自由航行。事实上,海外贸易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中国历史上,公元1100年和1200年的南宋第一次将其都城建在了离海不远的城市,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除此之外,中国首都均位于内陆深处、远离海岸的地方,比如北京。除南宋外,中国的大多数朝代都对贸易极为不信任,并且会对有权势的富贾进行打压。
下面是公元1100年南宋商船的还原模型。与当时世界上建造的任何船舶相比,它的体积更大,技术更先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船具有巨大的方向舵和分开的帆,可以有效地迎风行驶,远远领先于欧洲人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用于探索和殖民的大帆船。中国南宋时期的船欧洲的船
在公元1400年代初,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达到了顶峰。永乐皇帝招募了他值得信赖的太监郑和,率领“宝藏舰队”出海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和财富。 据我所知,永乐皇帝是唐代以来唯一一位将海事勘探视为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并投入大量资源实现的中国皇帝。郑和
这些“宝藏舰队”从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出发,穿越印度洋,有的甚至到达了东非海岸。这些舰队在1405年到1433年间出海探险过7次。
下图是中国造船技术领先欧洲的例子。图中大船是郑和“宝藏舰队”的旗舰之一,该船从中国驶往印尼再到印度。 小船是葡萄牙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发现”印度的途中,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附近航行的欧洲旗舰。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大幅度落后于中国。
下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整装待发的“宝藏舰队”。每个舰队有几百条船,每条船有几百人。这支舰队约2万人,与当时一个大型城市的人口相当,同时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这些舰队每次航行数千英里,令人震撼。相比之下,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的舰队只有四艘小船,最多有170人。
因此,如果中国在15世纪早期想殖民的话,完全就没有欧洲什么事了。
可惜,这种事情没有发生,1424年,永乐皇帝去世,1433年,“宝藏舰队”进行最后一次出海,从那以后,中国开始关闭海上通道,与世界隔绝。随后的明朝皇帝解散了“宝藏舰队”,并把本该用于海上探险的资金用在了修长城上。永乐皇帝
中国与世隔绝的这段时期对于中国来说是糟糕的。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小国之间的不断竞争极大推动了欧洲技术的飞跃发展。
由于中国的中央集权性,导致其没有去探索、殖民、扩张东亚以外的影响力的动力。
中国在唐朝就已经拥有殖民世界的能力,在随后的历史中,中国只有一段持续大约90年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其余时间中国都是统一的。
中国的皇帝如果想要去殖民世界的话,其实是有足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实现这个目标的。
不幸的是,明朝在1433年之后变得非常保守,主要精力用来对付陆上的敌人,主要是蒙古人。1644年后,清朝继续实行同样的政策,完全忽视海事技术的发展。明朝和清朝的宫廷仍然对海外贸易深怀疑虑,严格监管和控制海外贸易,中国和外国商人受到严密监视和限制。与南宋开放的贸易政策相比,简直是一个几乎180度的转变。
不知道为什么明清时代的皇帝这么没有自信,会认为海上贸易会威胁到自己的政权。
欧洲人由于长期分裂的原因,反而在海外殖民的决策上有了优势。
哥伦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哥伦布当时有一个相当疯狂的想法,他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最终会到达亚洲。当时的天文学家不认同这种想法,他们以当时的认知,认为必须穿过15000英里宽的海洋才能到达亚洲,而哥伦布认为大西洋只有3000英里宽,他可以带足够的补给品穿越大西洋到达亚洲。
当然,无论是当时的天文学家还是哥伦布,都不知道前方有一个巨大的新大陆在等着他们。哥伦布
哥伦布带着他的想法,首先去找了葡萄牙国王,想要筹措一笔资金,葡萄牙的国王和专家们以上面所描述的理由拒绝了哥伦布。几年后,哥伦布又去找了葡萄牙国王,国王又一次拒绝了他,这一次的理由是葡萄牙的探险家刚刚绕过了非洲,国王更希望把钱投资在去印度的探险。随后,哥伦布去了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两个城市虽然很有钱但也拒绝了他。后来,哥伦布派他的兄弟去见英国国王,看看是否能说服国王接受他的探险计划,很不幸,英国国王也拒绝了他。哥伦布最终找到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德,伊莎贝拉仍然怀疑,但费迪南德很感兴趣。哥伦布最终说服了费迪南德,费迪南德也说服了他的妻子。终于,1492年,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资助的钱和船开启了大西洋探险。
可以看出,哥伦布在找到资助人之前,已经被很多人拒绝了。
假如西班牙国王没有资助他,他也可以再去欧洲其他的国家进行游说,只要有一个人愿意资助,他的探险之旅就可以启航。
想象一下,如果在中国有一个像哥伦布一样拥有疯狂想法的人想要去探险,他只能去朝廷游说皇帝,如果皇帝拒绝了他,那么故事就结束了,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
明白了吗,正是因为历史上中国国家的高度集权,扼杀了中国人对探索的想法和殖民世界的可能。
Feifei Wang
(历史学博士)
因为中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什么东西都有。
来看看欧洲人出海是为了什么:
香料 (中国:我有)
丝绸 (中国:多的很)
黄金 (中国:遍地都是)
土地 (中国:太多了)
廉价劳动力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自然资源 (中国:哪一样我们没有)
另一方面:
宗教压迫?不不不,中国根本不关心宗教,你想信什么就信什么,只要遵守法律,不要反抗政府就行。
需要大量土地关犯人吗? 不,我们每年秋天会处决囚犯,其余的都去服兵役。
土地太贫瘠,不能养活当地人口? 好吧,确实有些地方可能很穷,但是江浙沪粮仓已经够养活全国人的了。
中国确实在历史上派了一个大舰队去海上探险,但主要目的是去恩赐附属国,顺便带回来中国没有的东西,比如:
长颈鹿!
-----------------------------
本文选自于微信公众号:明哥明说中国为什么没像欧洲那样殖民世界?
更多有关中国的分析文章,可以关注公众号 明哥明说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雨燕体育直播_雨燕无插件体育直播_雨燕直播体育_雨燕体育直播nba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revequebec.com/post/3826.htm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